过帐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兑换差额

SunSystems 会自动生成货币兑换差额。这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

未实现的兑换差额按照需求,由[帐务重估 (LER)]计算得出。

而已实现的损益由下列功能自动生成:

  • 帐务录入在线分摊
  • 业务对帐 (ACA)
  • 业务核对 (TRM)
  • 对帐管理 (RCM)

确认兑换差额科目

您可以为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差额设定单独的兑换差额科目。如有需要,您还可以将损益过帐到不同的科目内。

您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的级别上设置兑换差额科目:

  • 使用[货币代码 (CNC)]按货币设置
  • 使用[货币期间汇率 (CNP)]或[货币日汇率 (CND)]按货币汇率设置。

为期间汇率或日汇率所设置的科目会替代为整体货币所设置的科目。或者,您也可以把这些字段留空,而在运行时再输入兑换差额科目。

注意: 对于日汇率,您只能设置已实现的兑换差额科目,而不能设置未实现的科目。这是因为计算未实现兑换差额的[帐务重估]只能使用期间汇率来运行。

已实现收益和亏损

在您用业务货币分摊或核对业务时,可能会生成已实现的收益和亏损。在核对业务时使用不同的汇率,会出现收益或亏损,从而导致在本位币和第二本位币或者报表货币上出现差额。

已实现的收益或亏损是指在这些核对业务上的本位币金额或第二本位币/报表货币金额之间所存在的差额。

您可同时在货币汇率和货币代码级别上,设置下列两种不同的已实现兑换差额科目:

  • 已实现的净亏损科目 - 所有运用货币期间汇率、日汇率或者货币计算所得的净已实现额或已实现亏损所要过帐到的科目代码。
  • 已实现收益科目 - 所有运用货币期间汇率、日汇率或者货币计算所得的已实现收益过帐所至的科目代码。

如果您没有设置[已实现收益]科目,则所有已实现的金额将会过帐到[已实现净科目]或[已实现净/亏损]科目内。

注意: 如果您以业务货币进行支付或收款,[付款运行]和[收款运行]会使用历史业务汇率生成付款运行业务。

如果这些付款随后按其他汇率清除了该银行科目,则您可使用[对帐管理器]或者核对工具中的某个工具来计算并过帐任何已实现的兑换差额。

未实现损益

未实现损益是由[帐务重估 (LER)]计算得出的。这些损益可定期计算,并作为货币波动所带来的“预期”收益或亏损进行记录。

您可同时在货币期间汇率和货币代码级别上,设置下列两种不同的未实现兑换差额科目:

  • 未实现的净/亏科目 - 所有运用货币期间汇率或货币计算所得的未实现净金额或未实现亏损过帐所至的科目代码。是否将净值或只将亏损过帐到该科目,将取决于[帐务设置 (LES)]中[汇兑损益过帐规则]的设置,如下所示:
  • 未实现收益科目 - 所有运用货币期间汇率或货币计算所得的未实现收益过帐所至的科目代码。

如果两个区域中都未指定科目,则它们将由[帐务重估配置 (LEP)]中您所指定的内容来确定。

汇兑损益过帐规则

帐务设置中的[汇兑损益过帐规则]可确定重估损益是如何过帐的。有 4 个可用选项:

  • 净收益及净亏损 - 这会将净收益或亏损过帐到一个单独的货币差额科目。
  • 只可收益 - 本选项仅将收益过帐到一个单独的科目内。
  • 只可亏损 - 本选项仅将亏损过帐到一个单独的科目内。
  • 损益分开 - 本选项将收益和亏损分别过帐到各自的科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