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数量或值进行核对
[采购类型]上的[核对发票依据]字段指示了核对必须按数量还是按值来执行。无论这里设置如何,系统在判定某项业务是否通过某个阶段、及业务中有多少已通过某个阶段,都是使用数量。例如:如果订购了 100,而接收了 102,该阶段则记录为已完成。如果只收到了 99,则该阶段尚未全部完成。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核对方法,对于系统而言数量处理才是重要的。
按数量核对
如果按数量进行核对,待结订单数量会与正在核对的待结发票数量相比较。如果两者不同,系统会询问是否有其他的订单/发票和更大的代结数量进行核对,如果没有则关闭。例如:一份订单订购数量为 100,将与发票总数为 99 核对;系统询问您是否还有更多的发票,如果有则订单行必须保留未完成状态;而如果没有,则订单行可以关闭。如果是待结发票数量小于待结订购数量,系统也会询问相同的问题,则这些发票将与数量更大的订单核对。
更为复杂的情况是到货单到货数量不同。由于订单数量、收据数量和发票数量各自之间多少不等,就造成了好几种组合。根据不同的状态,系统会询问您相关的问题。
如果待结订单数量与待结发票数量相等,则系统会自动关闭各条行记录。如果其中一个的数量大于另一个,且您回复系统 - 该行可以关闭,则该项业务将会关闭。如果订单将要关闭,可使用取消数量功能取消剩余的数量。例如:一份数量为 200 的订单,已同发票核对的总数为 199,随后您回复系统 - 没有进一步的发票需要核对了,则系统会使用取消数量功能来关闭这份剩余数量为 1 的订单。此时会需要一个原因代码,表明关闭该行的原因。[采购类型]上设置的[原因代码]可用作取消数量的默认原因代码。
按值核对
按值核对的工作方式与按数量核对相类似。这种核对方法可用来替代按数量核对,或者在数量与订购方法无关时使用;例如:根据定期接收的发票,大规模核购较大金额的订单。采购订单在输入后会逐步完成所有阶段,直至可供生成发票。采购订单生成时会带有一个大于预期分期付款的数量。如果这个数量已设置成[采购订单预置]或[窗体预置],则用户是无法看见这个数量的。
当按值核对时,要使用的值标签是在采购类型值设置窗体上的[核对值]字段中设置的。
建议设置于不需要数量的[值核对],例如:服务项目,其值是输入到订单/发票,但不设置于时间和汇率。数量值标签(带单位)是从公式计算而得,该公式等于记录为[核对值]的货币值标签。在[核对值]之后同时需要在采购类型的值标签顺序中设置的数量值标签。窗体上该数量是不可见的。因为数量等于[核对值],核对和取消剩余订单值的过程与按数量核对相似。当待结发票值为零且发票已关闭时,订单也随之关闭。
如果设置需要一个数量值,在核对值时必须加倍小心。不管是否还有剩余值须核对,或是否请求将订单保留未完成状态以作进一步核对,如果发票数量大于或等于剩余订单的数量,那么订单将被关闭。
如果待结值不同,系统通常会询问您要如何处理较大值的业务,关闭该业务还是仍保留为未完成。这与按数量核对完全相同,剩余值将使用取消数量功能。
如果[采购类型设置 (PTS)]上的[核对发票依据]设为基于业务货币值,这将用于核对,而不管[业务单位设置]上的值设置为何。
如果[业务单位设置]中的业务值设为“如果输入则存在”,那么只有当必须要输入此值时,才可将[采购类型设置 (PTS)]上的[核对发票依据]设为基于业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