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貨”功能區域實踐
在「」功能區域中,有兩個方面的應用:
- 對於狀態為「待運」、「可打印」或「已發貨」的發貨,可以打印新標籤和更改的標籤,並重新打印標籤。
 - 已經發出了所有包含發貨的托運設置為「已發貨」狀態。對於這些托運,可以打印運單或 EDI 運單和發佈 ASN。
 
其啟動點為 ERP 系統的發貨。根據所連接的 ERP 系統,發貨狀態可以是「待運」、「可打印」或「已發貨」。「待運」狀態為初步狀態。對於狀態為“待運”的發貨項,僅可打印標籤和創建形式托運。「」區域可以在幾個小時或幾天中接收有關待運發貨項的更新信息。
可將托運的發貨狀態設置為「可打印」,以便在確認發貨之前打印發貨單據。換句話說,可在發貨狀態尚未變為「已發貨」之前打印發貨單據。此外,如果以下任何屬性有更新,可以重新打印發貨單據:
- 客戶方
 ShipFrom方ShipTo方- 料箱總數
 - 貨件總重量(毛重/淨重)
 - 發貨行總數
 - 承運方(ID/地址/SCAC)
 - EDI 工廠/EDI 
ShipTo - 運輸方式
 - 外部供應商編號
 - 發貨日期
 - 預期交貨日期
 - 承運人 PRO 編號
 - 車牌號
 - 封條編號
 - 交貨條款
 - 發貨行:
- 貨品(客戶和 ERP 零件號)
 - 已發貨數量
 - 工程變更級別
 - 批號
 - 消耗點
 - 客戶倉儲位置
 
 - 料箱:客戶料箱零件號
 
當發貨狀態為「已發貨」時,則該發貨項不再可以在 ERP 系統中編輯。「固定」信息通過 Shipment BOD 發送到「」區域。 
在 ERP 系統中完成物流處理後,ERP 系統會將 CarrierRoute BOD 發送到「」區域。「」區域會根據此信息生成托運。
注意發貨/形式托運與托運之間的區別。
形式托運是臨時托運,是與每項包含發貨一起創建,一旦有實際托運時會被刪除。
「」區域僅在從連接的 ERP 系統接收 CarrierRoute BOD 時才創建托運。否則,系統會為進貨創建形式托運。